文德徽猷學術演講重溫(第三講):高密三李與清代山東詩律

文德徽猷學術演講重溫(第三講):高密三李與清代山東詩律

 

演講紀要

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「文德徽猷」學術演講系列第三場於2020年6月8日進行,題為「高密三李與清代山東詩律」,由本系張錦少教授主持,蕭振豪教授主講。蕭教授在演講開始前重新檢討了詩律的性質,並非一般所想像非黑即白的鐵律,而是複數、異質的。清人的詩律研究,更有重新回溯六朝隋唐詩律及古體格律的成分,詩律的實現(realization)與實踐(practice)也往往並不同步。

蕭教授提醒聽眾,研究清代詩律時必須關注當時的詩學與語言學背景。清代的詩律研究與山東詩學息息相關,如王士禛、趙執信、宋弼、劉藻、李鍈、柯蘅等人均有詩律的專論。高密三李(李憲噩[懷民]、李憲暠、李憲喬)與高密三單、後四靈、王氏五子等人所形成的高密詩派,影響力從山東逐漸擴散,學者每每提及三李狂狷的性格與激進的詩學主張,因而三李對王士禛、沈德潛和袁枚都有不同程度的批判。三李雖然主張學習以張籍、賈島為首的中唐詩風,但李憲喬晚年卻力宗韓愈。

高密三李的詩律主張與其詩論亦有密切的關係,從三李的詩論底稿中,可以窺見他們對王士禛和趙執信不足、粗心之處的回應,以至對雙拗句的定義均與清人有所出入,可見所謂「拗句」概念的形成與實現並非一蹴而就。李憲喬的《拗法譜》除「正律調」外,涵蓋23種拗體,當中有「當世所共知共由」、「王阮亭、趙秋谷《聲調譜》,亦當世所共知共由」以及憲喬所發現的各種拗句形式。李憲喬發現了「拗中拗下中一字不救法」、「首句拗中拗,次句中字或救或不救」、「三仄下不用拗法」等特殊形式,當中又指出其與孟浩然以至中唐詩人的關係。書中又可見李憲喬與桂馥、周永年等山東學人的詩律討論。

在問答環節中,聽眾對語言變化與詩律的關係、中日詩律比較、古律之分、詩律入門論著等問題與蕭教授熱烈交流,蕭教授均逐一回答。

 

錄影重溫

第一部分:

 

第二部分:

 

第三部分:

 

第四部分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