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书

《问学》系列——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本科生毕业论文选

问学初集
ISBN:962-85009-1-0
 
目錄:點擊查看
 
 
 

 

问学二集
 ISBN:962-85009-3-7
 
目錄:點擊查看

 

问学三集
ISBN:962-85009-8-8
 
目錄:點擊查看

 

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学术文库

简介:为庆祝建系五十周年,本系于2017年起筹划出版学术丛书,由北京中华书局于2019年起陆续出版。丛书涵盖语言文字、古代文献、古典文学、现代文学四大专业范畴,由本系教授负责撰著,内容以总结最新研究成果为主,充份展现本系之研究力量。每册之首,有饶宗颐教授为本系五十周年所题“中和依正道,文质焕贞徽”墨宝。

书目如下(以作者姓名繁体笔画排序)

何志华   《竹简〈文子〉研究之回顾与反思》
回顾过去诸家所提论议,层构迭起,推陈出新,其中重点乃为竹简《文子》之成书年代,以及其与《淮南子》之承传关係。

 

何杏枫   《重访中国现代文学——细读‧数据‧接受》
关注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方法和接受情况,讨论范围涵盖五四文学到香港文学,涉及的文类包括散文、戏剧和小説。

 

徐 玮   《经典之重写与重探:晚清民国词论集》
以晚清、民国的词与词学为研究对象,以当时词家、学者如何面对唐宋词经典为切入点,观察词与词学在这段时间的嬗变发展。

 

张 健   《宋代文学论考》
以理学与文学的紧张与融合关係为主线,探讨宋代文学观念、历史及特徵,以及考证若干宋代诗学文本的形成以及作者问题。

 

郭必之   《语言接触视角下的南宁粤语语法》
指出南宁粤语有不少不见于广州粤语的语法特徵,本书通过不同方言之间的比较,揭示出它们的语法功能及成因。

 

陈炜舜   《明代后期〈楚辞〉接受研究论集》
以明人楚辞学著述为核心,探讨传统经典《楚辞》在明代后期世俗化语境下的接受情况。

 

麦欣恩   《冷战时期香港电影电懋影片的「另类改编」与重拍》
“知识产权”这概念在1950、60年代还未在香港生根,不少流行文学、电影的生产,都是依靠文化材料的”循环再用”(recirculation)而来的。本书以”跨媒体”、”跨区域”角度,讨论电懋公司六部电影的”另类”(非合法)改编与”重拍”。

 

华 玮   《清代戏曲中的明史再现》
探析、呈现清代戏曲如何展演明代历史事件和人物,涉及美学、表演、记忆、社会变迁和政治等方面的论题。包括专题论文,和涉及明代历史事件人物之今存174种清代戏曲剧目提要。

 

樊善标   《谛听杂音:报纸副刊与香港文学生产(1930-1960年代)》
以第一手材料为依据,对香港文学史的重要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考,包括”南来文人”的角色和贡献、青年文化教养的成效,以及香港的自我论述。

 

潘铭基   《〈汉书〉及其春秋笔法》
分别就《汉书》的基本资料、资料来源、《汉书》的传授与汉代经学授受传统的关係、《汉书》对后世的影响等详加讨论。最后,根据以上的分析,研治《汉书》的春秋笔法。

 

邝可怡   《互为东西: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跨文化对话》
以”互为东西”为题,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、理论、翻译与二十世纪世界文艺思潮的关係,并由此反思一切东西方的本质性论述。

 

严志雄   《钱谦益的”诗史”理论与实践》
以钱氏入清以后所揭橥之”诗史”说为基础,并釐清其与”明遗民性诗学”的关係,再循之而探论钱氏所作之〈后秋兴〉组诗,是一个合理而有效的诠释策略。

 

 

《吐露滋兰》系列——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学生创作集

《吐露滋兰》第一辑

二零零七至二零零八年度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学生创作集

主编:程中山、潘铭基、谢晓虹

国际书号ISBN:962-85009-9-6

《吐露滋兰》第二辑

二零零八至二零一四年度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学生创作集

主编:程中山

国际书号ISBN:978-962-85009-0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