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問學》系列——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本科生畢業論文選
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學術文庫
簡介:為慶祝建系五十周年,本系於2017年起籌劃出版學術叢書,由北京中華書局於2019年起陸續出版。叢書涵蓋語言文字、古代文獻、古典文學、現代文學四大專業範疇,由本系教授負責撰著,內容以總結最新研究成果為主,充份展現本系之研究力量。每冊之首,有饒宗頤教授為本系五十周年所題「中和依正道,文質煥貞徽」墨寶。
何志華 《竹簡〈文子〉研究之回顧與反思》
回顧過去諸家所提論議,層構迭起,推陳出新,其中重點乃為竹簡《文子》之成書年代,以及其與《淮南子》之承傳關係。
何杏楓 《重訪中國現代文學——細讀‧數據‧接受》
關注中國現代文學的研究方法和接受情況,討論範圍涵蓋五四文學到香港文學,涉及的文類包括散文、戲劇和小説。
徐 瑋 《經典之重寫與重探:晚清民國詞論集》
以晚清、民國的詞與詞學為研究對象,以當時詞家、學者如何面對唐宋詞經典為切入點,觀察詞與詞學在這段時間的嬗變發展。
張 健 《宋代文學論考》
以理學與文學的緊張與融合關係為主線,探討宋代文學觀念、歷史及特徵,以及考證若干宋代詩學文本的形成以及作者問題。
郭必之 《語言接觸視角下的南寧粵語語法》
指出南寧粵語有不少不見於廣州粵語的語法特徵,本書通過不同方言之間的比較,揭示出它們的語法功能及成因。
陳煒舜 《明代後期〈楚辭〉接受研究論集》
以明人楚辭學著述為核心,探討傳統經典《楚辭》在明代後期世俗化語境下的接受情況。
麥欣恩 《冷戰時期香港電影電懋影片的「另類改編」與重拍》
「知識產權」這概念在1950、60年代還未在香港生根,不少流行文學、電影的生產,都是依靠文化材料的「循環再用」(recirculation)而來的。本書以「跨媒體」、「跨區域」角度,討論電懋公司六部電影的「另類」(非合法)改編與「重拍」。
華 瑋 《清代戲曲中的明史再現》
探析、呈現清代戲曲如何展演明代歷史事件和人物,涉及美學、表演、記憶、社會變遷和政治等方面的論題。包括專題論文,和涉及明代歷史事件人物之今存174種清代戲曲劇目提要。
樊善標 《諦聽雜音:報紙副刊與香港文學生產(1930-1960年代)》
以第一手材料為依據,對香港文學史的重要問題提出了新的思考,包括「南來文人」的角色和貢獻、青年文化教養的成效,以及香港的自我論述。
潘銘基 《〈漢書〉及其春秋筆法》
分別就《漢書》的基本資料、資料來源、《漢書》的傳授與漢代經學授受傳統的關係、《漢書》對後世的影響等詳加討論。最後,根據以上的分析,研治《漢書》的春秋筆法。
鄺可怡 《互為東西:中國現當代文學的跨文化對話》
以「互為東西」為題,從跨文化的角度探討中國現當代文學創作、理論、翻譯與二十世紀世界文藝思潮的關係,並由此反思一切東西方的本質性論述。
嚴志雄 《錢謙益的「詩史」理論與實踐》
以錢氏入清以後所揭櫫之「詩史」說為基礎,並釐清其與「明遺民性詩學」的關係,再循之而探論錢氏所作之〈後秋興〉組詩,是一個合理而有效的詮釋策略。
《吐露滋蘭》系列——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學生創作集
二零零七至二零零八年度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學生創作集
主編:程中山、潘銘基、謝曉虹
國際書號ISBN:962-85009-9-6
二零零八至二零一四年度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學生創作集
主編:程中山
國際書號ISBN:978-962-85009-0-1